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国关要闻 -> 正文

“国际核议程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作者:苏娟 来源:《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7日 22:59

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管控原子能项目”联合承办的“国际核议程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

image001_副本

研讨会现场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董志华、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秘书长安月军、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管控原子能项目”执行主任马丁·马林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教授分别作开幕式主旨发言。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教授主持开幕式。

陶坚校长

陶坚校长作主旨发言

孙志明副校长主持议题讨论

孙志明副校长主持议题讨论

吴慧副校长主持开幕式

吴慧副校长主持开幕式

陶坚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核问题是我们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话题,也是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重大议题。正因为核问题具有跨国性的鲜明特征,因此核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全球治理的方式来实现。陶坚校长还提到了全球安全治理是国际关系学院重点推动的一个研究方向,并介绍了校内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学者团队及《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取得的不断发展。

image005_副本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董志华作主旨发言

董志华在发言中结合国际核议程中传统的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板块现状,分析了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解决当前国际核议程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寻求标本兼治;坚持客观公正,摒弃多重标准;坚持统筹兼顾,避免孤立静止;确保主要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寻求合作共赢。

image007_副本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秘书长安月军作主旨发言

安月军认为,国际核裁军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际核冲突风险因素较多,国际核安全形式不容乐观,需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推动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推动朝核问题尽快实现“软着陆”;践行“共同安全”理念,营造总体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image009_副本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管控原子能项目”执行主任马丁·马林教授作主旨发言

马丁·马林在发言中表示,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世界上核威胁恐惧激增。近年来显现的趋势不容乐观,国际核裁军与核军控陷入僵局;欧洲正面临着威胁,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也濒临危局;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希望中国的经验可以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

image011_副本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会议分别以“核安全与核不扩散:制度安排与现实困境”“核安全的全球治理:进展、挑战与合作”“核扩散问题”“核军控的困境与治理”和“在核时代中实现安全:我们的建议”为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议题发言结束后,专家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image013_副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国际安全研究》谭秀英主编介绍2017年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研讨会还发布了2017年版《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排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国际安全研究》谭秀英主编分别对2017年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进行了介绍。

专家学者发言

专家学者发言

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及中国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展开了热烈讨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国际关系学界“英国学派”领军人物巴里·布赞在研讨会上提出世界正在进入后西方时代,核武器和大国地位之间有密切联系,随着延展威慑的瓦解,应更注重区域的核威慑能力。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国际安全》期刊主编斯蒂芬·米勒教授阐述了对核不扩散机制的思考,特别是对于如何完善该机制提出了较好的观察纬度和建议。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们也纷纷以“核安全与不扩散的国际合作”“中美战略稳定性”“核正义刍议”“朝鲜核试验对中国的影响”“中美如何合作推进核裁军的进展”等问题为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本次“国际核议程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就当前国际核议程的研讨与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推进国际核安全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本次会议是《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连续第四年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