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国关要闻 -> 正文

我院庆祝教师节大会暨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作者: 来源: 点击: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 12:45

9月10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庆祝教师节大会暨开学典礼在学术交流中心礼堂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林小珂,院长刘慧,副院长郭惠民,副书记田禾,副院长李家兴,组织部长姬小工,院长助理孙志明、吴慧,学院老领导代表冯文耀同志,著名老教授曹惇同志、陈文波同志、陈振寰同志及部分教职工和2010级全体新生参加了大会。林小珂书记主持会议。

首先,田禾副书记宣读了上级主管部门发来的慰问信,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对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鼓励我院加倍努力地为上级机关有效履行政治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接下来,教师代表、国际经济系副教授羌建新老师代表全体教师表达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道出了身为一名国关教师的骄傲和自豪,以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把“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与自己对于国关特殊性的理解相结合,提出作为一名国关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续写国关新的辉煌与光荣。

学生代表、校学生会主席戴思维同学发言,代表全校同学向一直关心、教导、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代表学院2007、2008、2009级的同学向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与师弟师妹们交流了经验、体会。

随后,郭惠民副院长宣读了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是:国际关系学院被评为2009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单位;

获得北京市市级奖项的教师是:杨建英老师荣获“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2010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王标、张洪红老师荣获“2009—2010年度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获得“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的10人是:王文华、刘晓云、刘跃进、祁洪彬、许爱军、吴启春、张世红、李文良、羌建新、鲁义;

获得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先进工作者的24人是:毛玉琪、王刚、王信、王劲松、邓陆、刘健、刘颖、刘中伟、刘俊阳、孙红洪、牟乾、闫峰、张国华、李丽洁、李蓬勃、沈明、肖君拥、陈胤楠、周延森、荣丽、赵文经、赵清芳、常明、谢菁菁;

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满三十年的15名教职工是:王羽杉、王建军、王乾奎、王朝英、刘子扬、邵小彬、张立武、李泮池、张献新、赵晓春、柴利、徐金江、黄国忠、廖培平、魏荫培;

在学院辛勤工作满10年,获得“韩方明奖励基金”的5人是:刘健、芮雪源、胡凤玲、项昌凌、高宇。

颁奖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进行。受到表彰的同志们是我院教师队伍中的的优秀代表,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全体教职员工学习的楷模。

颁奖结束后,刘慧院长代表学院领导向全院教职工和离退休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问候,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2010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院师生对上级领导长期以来对学院师生的关心、对国关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刘院长结合自身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总结了我院近年来的工作成果,指出我院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扎实有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在人才培养机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预见了我院在党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新的部署、新的精神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增强实力和水平的教育改革,进一步增强信心、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的良好前景。此外,刘院长还代表全院师生向新生送上了祝福,提出了要求,激励他们传承国关精神,以自身成长书写国关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林小珂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林书记指出,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未来十年将是我院实现创建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我院深度实施人才强教,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时期。林书记强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成为近期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广大师生及时将思想统一到学院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积极参与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会后,林小珂书记和刘慧院长接受了记者专访。林小珂书记着重指出了此次教师节的特殊意义在于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两个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教育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内外环境极其良好的时期,我院将在秉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特、外、精”三个字上做文章。林书记最后说,“让我们充满信心,对国关的未来发展抱以深深的祝福。”刘慧院长通过记者再次传达了对2010级新生的关怀,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这个新的集体,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学习上保持毅力和决心,不断增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希望同学们积极关心和参与学院工作,不断发扬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