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国关要闻 -> 正文

耶鲁大学杨小滨博士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作者:外办 研究生处 来源: 点击: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1日 16:52

应院外办和研究生处的邀请,耶鲁大学杨小滨博士于2009年9月8日至11日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9月8日、9日分别给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和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了三场讲座,讲座主题涉及文学艺术的多个方面,从中国前卫艺术与红色记忆幽灵,到后现代文化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辩证法、精神分析、解构),再到电影艺术——拉康理论视野下的侯孝贤、杨德昌和蔡明亮。

杨小滨博士历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大学教授等职务。曾任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评委,台湾《现代诗》季刊特约主编,美国《倾向》文学人文季刊特约策划,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争鸣》栏目主持人、策划。著有《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台北麦田,1995;上海三联,1999)、《历史与修辞》(敦煌文艺,1999)、《The Chinese Postmodern》(密执安大学出版社,2002)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1994)获台湾现代诗社「第一本诗集」奖。另著有诗集《青春残酷汉语·诗歌料理》(2007)、《景色与情节》(2008)等。2008年和2009年分别在上苑艺术馆(北京)和时空艺术会场(台北)举办个展《后摄影主义:涂抹与踪迹》。

在三场讲座中,杨小滨博士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作品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红色记忆”的分析与理解。他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前卫艺术总是“割裂”了与传统的关系,却有大量的中国前卫艺术迷恋于处理红色时代的记忆,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红色时代视像符号中未能清除的精神渣滓的招魂。从根本上说,中国前卫艺术家的历史无意识构成是以五〇到七〇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如果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那个红色时代的创伤性记忆踪迹是如何暧昧却强烈地作用于中国前卫艺术作品中。

在有关电影文学的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杨小滨博士巧妙地借用拉康理论中有关精神领域的三个层次,即想象界、符号界和实在界,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导演: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的电影美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其中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文化指向,进而通过对他们的考察,尝试梳理出台湾电影中有关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错综复杂的关系,即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各种辩证的、冲突的表达。在讲座过程中,杨小滨博士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他们的电影进行分段、比较、概括,在理论的抽象和电影的实证中,图文并茂地加以具体剖析。杨小滨博士独特的、创见性的观影视角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并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和疑惑同杨小滨博士进行了交流。

在讲座最后,杨小滨博士希望同学们能够多看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角度和见解,对艺术、文学以及电影评论进行有益的尝试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