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国关要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国关要闻 -> 正文

我院召开2022年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工作会暨“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师德先锋评选会

作者: 来源:国关新闻网 点击: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6日 18:5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7月11日,国际关系学院召开2022年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工作会暨“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师德先锋评选会。院党委书记韦春江、院长陶坚、副院长毕雁英,学院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党总支书记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毕雁英主持。

会上,副院长毕雁英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题,对近年来国家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文件、我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以及本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阐释。她强调,教育部在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现阶段高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在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大教师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配齐建强党委教师工作部以及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方面持续发力,对于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有重要指导作用。

院长陶坚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坚持思想引领、发挥工作合力、创新工作举措、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强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他强调,要按照《意见》要求,着力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三是要强化工作保障,配齐建强工作力量,选优配齐党委教师工作部专职工作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院党委书记韦春江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构建教师工作新格局,必须从政治高度理解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聚焦工作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聚焦政治建设,强化教师队伍思想引领,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第二,聚焦重点群体,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学生的切身示范者和直接引领者,要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团结凝聚青年教师的作用,强化教师“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第三,聚焦制度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要进一步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协同,健全会商协调机制;要压实院(系)直接责任,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评作为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教师成长和管理各环节发挥政治和师德双把关作用。

会上,院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各教学单位党总支书记结合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实践进行了交流发言。

工作会结束后,按照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开展2022年国际关系学院“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暨师德先锋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选树师德高尚、育人效果突出的先进典型,展示我院教师队伍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生动实践和感人事迹。

在评选活动中,教师们用真挚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育人故事,用满腔热情传达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快乐,用内心思考感悟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用平凡却不失伟大的点滴事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经学院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投票表决,刘俊阳、尚水利、龚恬、唐纪宇、刘文尧荣获2022年国际关系学院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一等奖和“师德先锋”称号,宋翠翠、祖博媛、胡欣、李斌阳、周晓燕荣获2022年国际关系学院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二等奖和 “育人榜样”称号。

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一等奖和“师德先锋”称号 获奖教师

左:刘俊阳老师

刘俊阳老师

右:尚水利老师

尚水利老师

龚恬

龚恬老师

唐纪宇

唐纪宇老师

刘文尧

刘文尧老师

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二等奖和 “育人榜样”称号 获奖教师

宋翠翠

宋翠翠老师

祖博媛

祖博媛老师

胡欣

胡欣老师

李斌阳

李斌阳老师

周晓燕

周晓燕老师

本次评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对提升我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起到了示范引领和积极推动作用。

(图文由教务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