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汪毓玮教授受我校邀请,于7月8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汪毓玮教授现任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系主任、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恐怖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多年,在台湾享有崇高学术声望,并与大陆同行联系密切,重视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多次访问我校。本次交流活动中,汪教授接受我校聘请,正式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7月8日下午,汪毓玮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吴慧教授、法律系主任李汉军教授、国际政治系副主任朱素梅教授、公共管理系刘跃进教授及其他有关专家出席了仪式。吴慧副院长为汪教授颁发聘书,双方交换礼物。吴慧教授表达了希望两岸双方多多进行交流的美好愿景。
副院长吴慧教授为汪毓玮教授颁发聘书
简朴而热烈的仪式后,各位专家在第一会议室进行了以“国际反恐:教学与培训”为主题的恐怖主义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国政系朱素梅教授的主持下进行,各位专家就近来关于国际恐怖问题的形势进行了汇报交流。
我国著名反恐专家、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向大家报告了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发展趋势及反恐活动。李伟表示:全球十分关注反恐问题,自本拉登被击毙后,目前能策划组织恐怖活动的力量受到冲击,当前的基地组织以扎瓦希里为战略核心,但并没有能与本拉登相提并论的全球影响力。而且,当前全球社会的恐怖势力呈多元化发展,除基地组织外,非洲、南美洲及东南亚一些恐怖组织也应随着我国海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我国纳入反恐战略关注范围。尤其是当前的恐怖袭击新情况,独狼式袭击是伴随着全球反恐政策应运而生的新型恐怖活动。最后,李伟指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活动对世界关系和全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明缩暗阔”,不愿放弃过去十年通过反恐所实现的全球利益。反恐为美国在全球扩展带来了巨大优势及实际利益。因此,美国目前虽从中东地区开始撤军,但其已开始着眼非洲。
恐怖主义学术研讨会现场
汪毓玮教授就台湾当前反恐工作作了报告。汪教授指出,台湾以住也有与恐怖主义无犯的心态,但恐怖主义的特质决定了台湾并非不可能受到恐怖主义袭击。以台湾的有限地理条件,台湾无法承受遭遇恐怖袭击的严重后果,因此反恐形势十分严峻。汪教授认为,在中央警察大学设置反恐教育训练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对警察反恐能力进行系统化职业化的培训,扩大警察职能范围,有利于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汪教授最后提出问题:如果设置课程,那么主轴是什么?随着两岸执法合作的增加,如何加强反恐合作?这些问题都引发了与会专家热烈的讨论。
吴慧教授认为,针对不同职能的警察可以设定不同方面的反恐课程。对于某些警务人员,除法务理论外技能型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经验建议汪教授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同行沟通交流。
李汉军教授认为从反恐策略的层次上,准确界定恐怖主义的属性、判断恐怖活动危机形势非常重要。这涉及到反恐手段的正义性基础即自卫权的权限问题,同时也是反恐手段的效益性基础。因此,李教授认为情报分析能力是反恐培训中的关键环节。李教授认为,反恐授课方向主要分为三类:法律层次、恐怖主义形势的理论层次和反恐技能的实践层次。
最后,朱素梅教授向各位专家讲述了自己在校内担任相关课程的设计步骤及内容,并结合国际关系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至此,历时三小时的学术研讨会告一段落。
7月8日晚,在简单的工作餐之后,汪教授来到学术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为国关学子讲述“全球反恐面临之问题与挑战”。
汪毓玮教授讲座现场
汪毓玮教授从回顾伦敦地铁爆炸等典型恐怖袭击事件开始了本次讲座,重点讨论了目前及未来的全球反恐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汪教授指出,恐怖主义不是新问题,受到当前以美国为主的全球反恐政策及措施的影响,全球恐怖袭击活动形势日益复杂,“独狼式”恐怖袭击成为恐怖袭击的一种主要特征。当前的恐怖主义并不能基于国家来界定,而是根据组织的数量进行划分。目前,全球反恐战争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中东地区的基地组织总部,其分支及日益壮大的其它恐怖势力也必须引起各国的足够重视。美国关注的恐怖组织主要为以盖达组织为首的非国家网路之恐怖主义组织和伊斯兰极端组织。汪毓玮教授举2013年4月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例子,通过对视频截图和对嫌疑人的分析,进行了精彩详细的案例分析,并从案件引发之思考、安全部门工作之检讨、应有的认知与启示等方面对美国国内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对于未来两岸在反恐合作方面,汪教授既指出了通过签订协议、遣送犯罪嫌疑人等方式所取得的成就,又分析了两岸未来反恐合作可能面临之问题,如恐怖主义定义与名单的分歧,如何达成境内法律、司法决议及情报交流等协调。最后,汪教授对演讲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一是恐怖主义作为对无辜平民予以攻击的犯罪必须被绳之以法;二是在防治恐怖主义方面,反激进化努力必须全方位的推展,避免不满分子变成恐怖分子;三是两岸文化虽同宗同源,但人权与公共安全评估之程度不同,因此应逐渐取得认知上之平衡,两岸应该不断加深理解,而政治意愿是两岸反恐合作的根基。
汪毓玮教授讲座现场
演讲部分结束之后,同学们积极发言提问,与汪教授进行现场的沟通交流,针对与讲座主题有关的内容向教授请教、讨论,汪教授都十分耐心地作出了解答。
最后,李汉军教授再次对汪毓玮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表示,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希望汪教授能够经常回校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