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由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主办,公共管理系团总支、学生分会和管理研究会共同承办的国际关系学院第三届模拟博鳌亚洲论坛在学术交流中心中厅举行。本届论坛承续官产学媒四界人士汇聚、共同交流探讨的特点,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模拟博鳌亚洲论坛现场
出席本届论坛的有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陶坚、法律系主任李汉军、科研处处长许可。论坛特别邀请到众多社会知名人士,其中包括司法部司法协助交流中心孙勇主任,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姚新先生,《篮球先锋报》总编辑、篮球评论员苏群先生,中央电视台《体育人间》节目编导梁迈先生,花旗银行贵宾理财部项目经理王语妍女士,光明网教育频道编辑李平沙老师。公共管理系主任李文良、副主任单娟、尚水利老师、储殷老师、于强老师、刘颖老师、杨卡老师、杨华锋老师以及来自学校各系同学共同参加了本届论坛。本次论坛由昔日国关“金话筒”,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褚笑同学担当主持。
陶坚院长致辞
陶坚院长为论坛活动致开幕辞。他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论坛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教育与就业”这一论坛主题,既是同学们密切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老师们真正放在心里的一个问题,期待论坛活动和出席嘉宾能为学校出谋划策,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共同帮助促进青年人更好的成长发展。陶院长语重心长的致辞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也拉开了本届论坛的帷幕。
司法部孙勇主任发言
本届模拟博鳌亚洲论坛的议题是“教育与就业”,围绕教育的目的:应试还是就业、综合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好坏之比、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及学校和学生面临的窘境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四、大三、大二的同学陆续上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思考,主持人更是妙语连珠,引得在场的老师和嘉宾们纷纷各抒己见,将“就业”、“教育”问题解读得饱满且生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央视苏群老师发言
苏群先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大学时的发展历程,认为要考虑四个动态元素:户口,收入,事业,未来。不要在意阶段性的福利,也不要对自己做太多的规划,随时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孙勇主任建议同学们在大学中“修学储能,练真本领,以后总有适合你的机会。只要适合发挥你的特长,不论是成为公务员还是进入企业,都是很好的。”。姚新总裁谈到,好的人才,不仅能把好事办好,还能把坏事扭转也办得很好,要善于把握机会;企业比较看重实践经验,有实习经验的录取率会比没有实习经历的高很多,同时,企业更希望录用比较专注的人。储殷老师认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内心深处仍要保有精英的情怀。李汉军主任指出,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事物,要坚定内心的方向,具有迎接挑战融入社会的信念。许可处长强调,不管是就业还是实习,都应该与自己的专业紧密联系;老师教授的是比专业更高一层的东西——方法,要学会用专业的方法、理论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李文良主任认为,同学们在学习中必须将理论基础夯实打牢,通过均衡与叠加,毕业后要成为“通才+专才”的复合型人才。陶坚院长特别选用“专业训练”把大学教育与就业关联起来,他指出,社会对于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的人要求是不同的,良好的专业训练是回应专业问题的底气,更是生存立足、长远发展的支撑点。
陶坚院长和李文良主任接受访谈
在场观众通过现场发言和微博墙的形式参与讨论,发表了“关于教育与就业,同学们无须纠结,只要你是大海,万川必来归”等见解;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如何在社会功利化的现实中保持那份大学情怀,如果在大学里培养那种大学的气质,如何保持象牙塔的纯洁”等问题,从而与现场嘉宾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同时,人人网上的同步直播,也让场外的同学也有机会直接参与体验论坛活动。
嘉宾老师合影留念
本届模拟博鳌亚洲论坛聚焦与大学生最相关的教育话题,汇聚来自政界、商界、学界、新闻界的多方思想,让嘉宾与师生立足于平等对话的平台碰撞收获促进成长发展的建设性成果,加深了与会师生对于教育事业、就业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模拟博鳌亚洲论坛成功举行标志着第三届管理文化季活动圆满落幕,而管理之精髓却会留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让思想引领成长,让声音更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