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19:00,由校团委与校友办联合主办,校学生会公关部承办的“校友论坛——解读篮球魅力,书写飞跃梦想”交流会在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
本次交流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篮球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我校国际新闻系校友——苏群。苏群目前担任《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篮球先锋报》总编辑,是国内第一位实地采访NBA比赛的文字记者。
校友苏群(李沛祺摄)
随着苏群老师走进第二会议室,现场气氛便迅速活跃起来。交流会一开始,苏群老师一反交流会的常态,首先进入提问环节。他始终强调“平等地交流”,希望有问有答,而且不介意有同学打断他的讲话。苏老师直率的表达和幽默的调侃很快调动起了现场同学们的热情与激情。
在正式提问之前,苏老师先给在座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叫‘问’?”这引发了在座同学们的思考。大家踊跃地给出自己的答案:“问,就是开门见山地说!”、“问,就是在屋子里谈话!”……苏老师引用儒家《中庸》里的一句话为我们揭开谜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谓“审问”,便是带着想法与思辩去问,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
交流现场(李沛祺摄)
在苏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了有所思辨的“问”。“您了解的体育新闻的真实度有多少?”、“关于北京夺得2011-12赛季CBA总冠军的看法?”、“关于未来中国青少年篮球建设您持什么态度?”,更有十分犀利的问题:“您会如何评价杨毅?”。尽管同学们的问题是五花八门,使人应接不暇,苏老师还是耐心地一一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随后,苏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叫‘知’?”现场随即一片沉默,或许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苏老师解释说,学任何事情,都要“知道”。所谓“道”,便是做事的方法论及根本规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算“知”。
在对篮球的“道”的讲解过程中,苏老师说道:“篮球比赛的规律就是,通过战术及团队配合获得以多打少的机会,形成局部多打少的局面。”为了更形象地表现篮球之“道”,苏老师邀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画“阴阳八卦”。并让在座同学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是阳,哪些是阴。很快,黑板上写下了“热冷”“男女”“天地”“轻重”“本末”“君臣”“父母”。篮球比赛中有没有哪些阴阳呢?“攻防”“投传”“快慢”“内线外线”“强侧弱侧”,同学们的答案让苏老师不禁感叹到:“国关的学生就是不一样!”还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苏老师引用“降龙十八掌”中的“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或跃在渊,进旡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等招数来说明一支篮球队在不同阶段的战斗力。苏老师认为,一支好球队应该是“群龙无首”,意思是要有相互配合的合作精神,不过分突出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交流现场(李沛祺摄)
接着,苏老师跳出篮球,给我们讲了许多篮球中许多关于人、人与人间关系的故事,例如“新闻与篮球真实情况的符合度与客观性”、“体育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怎样看待篮球运动员在巅峰与低谷的时刻”、“如何辩证地评论一支篮球队伍或一场篮球比赛”、“对林书豪的个人评价”、“在解说小牛与雷霆比赛时对易建联评论的解释”等。他对这些问题精辟的看法与言论,让在座同学受益匪浅。
交流会的最后,大屏幕上播放着“采访国关学生对篮球看法”和“院篮球联赛”的视频。苏老师笑着说:“打篮球千万要注意保护膝盖啊!”
“我可以不说真话,但我决不说假话。”这位有着高度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篮球评论员苏群,为我们带来的不单是关于篮球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教会我们学习方法、掌握方法、运用方法。在这个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精彩交流会中,我们面对面畅聊了关于篮球、关于青春、关于激情,更收获了一份知识、一份感动、一份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