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师。主要研究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多次参与年度《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和《国际安全蓝皮书:中国国际安全研究报告》的撰写,曾参与《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等著作及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安全学》的撰写。曾获国际关系学院校级优秀教师、国际关系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国际关系学院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此图摄于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
矢志不移,投身教学科研;诲人不倦,关心与温暖常在。郑晓明老师既是老师,亦是朋友。她用爱和责任为青春筑梦,她以智慧和坚守给人生护航,她对学生的教导与爱护,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尽职尽责,潜心教学
郑晓明老师始终重视教学工作,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她都会精心准备。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也乐于为学生解惑答疑。郑老师认为:“教学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既有共性的东西,也要有个人的色彩。”她进一步解释道,“技术”主要指基本的教学技能,这是老师必备的基本功。同时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对教学内容个性化的呈现,可以展现出每位教师与众不同的风格魅力。
郑晓明老师不仅教授国政系的专业课,还先后开设了面向系外的通识选修课——现代国际关系史及东南亚和南亚研究,以使非国政系学生通过跨专业选课和学习来进一步开拓视野和思维。
同时,郑老师强调,学生不应只是“被输入”,更应当有“输出”的过程。她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也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神与表情就是一种直观的反馈,郑老师会根据他们的状态进行讲授内容和方式的调整。而国关特有的小班教学,使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亲切细致,耐心指引
郑晓明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心理状态、毕业选择、人生规划,无论是何种话题,她都会耐心倾听和引导,尽力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疑惑。她认为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方法,但无论是怎样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用心与他们接触和交流。”郑老师表示,在与同学们相处时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或许面对她的亲切与温和,每一位同学都会愿意敞开心扉,真诚沟通。
“对学生,一定要有关爱和尊重。亦师亦友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如郑晓明老师所说,她既给予学生应有的关心,又与同学们进行朋友般平等轻松的交流。“学生和老师虽然身份和角色不同,但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在这点上,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当今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或许学生们的观念还有不成熟之处,但作为导师,应当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与恰当的帮助。”这样的真诚,郑老师自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甚至有不同系别的学生在结课后将学习感悟和感谢之情诉诸笔端。看见学生们信纸上手写的字迹,感受到其中所流露出的认真、努力和信任,郑老师总是非常感动和欣慰。
科研工作,砥志研思
郑晓明老师始终认为,教学与科研同是老师的基本职责,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是一线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而科研对教学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郑老师在研究生时期便以东南亚政治与外交为主要研究方向,多年来未改方向,不仅是因为兴趣所在,也因为越发感受到周边国家研究的重要性。她将这样的认识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之中,潜心学术,笔耕不辍。
郑老师曾多次参与年度《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和《国际安全蓝皮书:中国国际安全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参与了入选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国家安全学》一书的原版编写和新版修订,共参与撰写著作与教材十五部。学术研究的过程免不了劳累与辛苦,但这一过程会带来工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非常值得。
春风化细雨,润物悄无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郑老师的教导与关爱下,迈向人生的另一个新阶段。郑晓明老师笑言:“老师在变老,而面对的学生却始终年轻。”的确,时间兀自流淌,岁月的逝去无法挽留,但学生们在此间收获了历练与成长,老师的关心爱护一如昨日。光阴在郑晓明老师身上留下的,是愈发厚博的学识及宽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