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杜倩煜 杨浩鹃:网球双子星,青春共前行

作者:郭如瑾 王戴林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7日 23:55

二条:网球双子星_副本

杜倩煜(左),我校国际经济系2013级学生。杨浩鹃(右),我校国际政治系2013级学生。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中,二人获得女子甲组双打第三名,创造了国关网球队的历史最好成绩。此图2016年7月31日摄于比赛举办地郑州大学网球场。

暮色已深,校园也渐渐安静,网球场上却不时传来网球触地时清晰又沉重的“砰”声和队友之间相互鼓励的呐喊声。虽然汗水经常湿透衣衫,但是杜倩煜和杨浩鹃对于网球的热爱、技能的谙熟、未来的想法却在这一日日的练习中日渐明确。近三年的刻苦训练终于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得到了回报——第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女子甲组双打第三名,这也创造了国关网球队的历史最好成绩。

一场比赛,一次经历

谈起这次比赛,杜倩煜和杨浩鹃感触颇多。杜倩煜说:“我们一年都在为比赛做准备。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系统性、专业性地集训。很多时候从下午四五点钟开始打,一直到晚上十点钟球场管理员清场。”

比赛的第二场打得比较艰难,对方实力很强,比赛过程中还出现了几个争议球。杨浩鹃回忆道:“那场比赛我从第三局开始就因为中暑发晕了,平时状态好的时候还会想一些策略,但是那个时候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就是想着要挺住,咬住这一球。”赢得那场比赛后,杨浩鹃走出球场就晕倒了,输了四瓶生理盐水,整个人都是肿的。由于第二天还有两场比赛,虽然晨起后感觉不舒服,但是她觉得不打不甘心,最终还是去了。凭着这么一股子劲,两位姑娘最终杀进了四强。

到了三四名决赛那天,她俩的心情反而十分轻松,心想只要不留遗憾就行。杜倩煜说道:“我当时很放松,左挑一个球右挑一个球再抽一个球,对方就懵了。”她们越到后面越有状态,最终得到了破纪录的第三名。杨浩鹃说:“今年的比赛一路都是破着记录来的,说完全不意外是不可能,但还在意料之中吧。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所有队员的共同努力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一个搭档,一份默契

杜倩煜和杨浩鹃都是大一时才开始接触网球,她们两个以及上一届的网球队队长都是同一个网球班的,这也是她们和网球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刚好这一群热爱运动的人聚到了一起,然后就一直走下来了。”杨浩鹃笑道。两人在大三时才正式一起配合双打,之前杜倩煜主打单打,杨浩鹃和另一位女队员一起双打。到了大三,罗文老师考虑到双方优势安排她们一起打球,后来林建健老师带队,强化了她们这对组合。她们彼此之间练习、磨合地比较多,又总是在高压比赛环境中一起拼双打为队里拿参赛资格,渐渐适应了两人配合的模式,在网球场上也越来越游刃有余。

谈到网球给她们带来的变化,两位姑娘打趣道:“最大的变化就是黑了。”杜倩煜和杨浩鹃的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网球,连室友都很少能见到她们。杨浩鹃说自己身体素质比较差,前两年都打得比较笨拙,今年大概是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感觉自己豁然开朗了,平时会自己加练,一有时间就约人打球。杜倩煜认为:“打网球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对球的判断,网球属于一种需要很多想法的运动。”凭着对网球的热爱与辛苦的训练,两人一直坚持到现在。

即将步入大四、面临考研压力的她们现在也会定期出现在网球场上,她们说等考完研之后还要去比赛。“我们只打了三年,还要再打一年。研究生的时候也一定会去打,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对网球有热情的人能加入到网球队,把网球队的荣誉传承下去。”

一支队伍,一生友情

谈起网球队,杨浩鹃和杜倩煜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温暖”一词。的确,在每一位队员的心中,网球队都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一起在球场训练,一起在食堂用餐,一起在图书馆自习,一起去郊外游玩。从教练到队长再到队员,网球队的每一份子都对这个家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6月底备战全国赛期间,杨浩鹃在训练时意外扭伤了脚,队友第一时间将她抬到了枕园招待所休息疗伤。之后还用三轮车带着她去医院治疗,点外卖、送饭、打水、买药,一系列的悉心照顾皆由同伴们完成。“在网球队遇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训练,共担责任,收获友情,是此生最幸福的事情。”杨浩鹃说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三十年后再和老杜一起打球。”谈起未来,杨浩鹃笑着对杜倩煜说了这样一句话。两人都希望能将自己的网球爱好坚持下去,在不远的将来,网球或许会成为她们的职业选择。

不管未来走向何方,那些一起努力的人们、那段共同挥洒汗水的青春都会铭刻在她们的记忆当中,化作她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