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张孟媛: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李枚铮 蔺壮壮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09:58

张孟媛,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1996年始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后出于兴趣转向美国思想文化史研究,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及参与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社科项目。此图2003年摄于名古屋大学图书馆。

倏忽之间,外语学院美国研究所三周岁生日正奔跑而来。回首这个“懵懂幼儿”三年的步履踪迹,收获可谓丰硕:开设“美国研究”高端课程;牵头执笔及独立承担部级项目4项、国家级项目1项;召开名家云集的专题研讨会;谋篇正稿美国研究专题论文集。所有这些令人“点赞”的成果都与一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张孟媛。值此佳期,笔者专门走访了张孟媛老师,与她一起感悟求学的艰辛与快乐、治学的严谨与执着以及生活中的动人点滴。

孜孜以求 天道酬勤

回忆起求学的岁月,张老师用“喜忧参半”四个字来概括:“喜”的是学术生涯的各个关口始终保持“第一”的夺冠记录;“忧”的是每次人生转折之际总有意想不到的“祸”事随行。最让张老师难以忘怀的是高考时,她以远超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的分数被“匪夷所思”地“甩”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二本”大学。虽然这所大学非“985”和“211”的“名头”为张老师在日后的求职路上添了一些波折,但也让她切切实实地领悟了“实力才是硬道理”的真经,磨炼了遇挫不馁的坚韧性格。

执掌教鞭之后的张老师继续孜孜以求,一路从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从东北师范大学到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了国内首部对美国清教作出深度解读的专著,发表了若干篇业界认可的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更幸运的是,她读硕的三年正值东北师大美国所的“黄金时期”:每年一位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每学期两门美式研讨课、每周两篇命题论文,加上小组调研活动,强度之大、要求之严格令当时一些旁听课程的英语系教师也大吐苦水,但收获“满满”,受益无穷。就这样,勤奋耕耘的张老师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累并快乐”地徜徉着。

踏实严谨 求真务实

提起来到国关的缘由,张老师用了“不易”二字。她说:“国关师资雄厚,‘进人’的门槛很高,要不是校领导具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远见与气度,我这种跨专业背景的学生不会成为国关的一员。”在她眼中,国关的学生素质很高,但时有浮躁甚至顾此失彼,学习自主性不足。她坦言:“同学们的基础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学习态度。只要认真努力,一定有进步。还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不要‘死’读书和读‘死’书。”

问及美国研究所近年的科研成果,张老师说:“成果都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我个人的作用很微小。如果没有外语学院领导的运筹帷幄,没有项目负责人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能在竞争中击败那么多实力强悍的对手、每战告捷是不可能的。”她认为,做学问一定要扎实,绝不能“急功近利”,人文学科特别是基础研究更是如此。文章要经得住推敲和检验,厚积薄发才能出“精品”。名利终归是身外之物,对学者来说更是“大忌”,追名逐利者永远成不了“大家”。求实务实的精神使张老师在做好学问的同时,也养成了谦逊和淡然的品格。

低调谦和 淡然处之

张老师在受访中也谈到了自己深为敬重的恩师们,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时刻警醒着她“戒骄戒躁”。她直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各有所长,汲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越有学问之人越是低调、谦和。”

如今的张老师教学、科研任务比以前重了很多,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不过,她还是尽量“挤”出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游玩。在她看来,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其中的学问更加博大精深。面对一些外来纷扰,她笑言:“是非功过,自在人心,‘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就行啦!”

张孟媛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纯粹的治学态度、谦和平静的内心世界都是她力量的来源。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使她在生活中扮演起每一个角色来都得心应手,令她发挥着自己光和热的同时,也能拥有发自内心的愉快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