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赵成才:世界那么大,仍坚守国关

作者:胡潇月 曾晶晶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4日 15:35

赵成才,1963年自黑龙江大学毕业后来国关任教,曾任英语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65年于美国爱登堡大学留学,1971年援建斯里兰卡,1987年赴美做交换学者。独立完成《英语成语故事》一书、主编《企鹅英语习语分类词典》、《中级英英词典》等书,还发表了多篇有关英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论文。图为赵成才(中)、汪曾祺(左)、古华(右)1987年摄于美国爱荷华大学。

如今,他是一位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位在国关任教近四十余年的老人,一位即便很多事情已然忘却却仍惦记着“国关英语”的老人。他自大学毕业就被“召唤”到国关直至退休,几十年间无论是去农村插队,还是前往美国做交换学者时为著名作家做翻译,或者去斯里兰卡为当地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又或者担任英语系主任……他都一样地“拼”。他就是为国关英语系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赵成才。

哪需要我 我就在哪

1963年,赵成才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提起当年的本科生涯,赵成才感慨万千: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学英语不如学俄语有用,很多学生因此对英语嗤之以鼻,但赵成才认为,知识都是一样的,学在自己身上就是本领。文革期间,赵成才到河北饶阳插队,持续一年的劳动让老师们觉得英语办学似乎再也不可能了,但赵成才没有放弃学习英语。之后,社会开始逐渐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曾经孤独的坚守获得了成果,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英语教学生涯。

赵成才曾作为交换学者,在国外给很多知名人士做过翻译,汪曾祺曾在《美国家书》中提到赵成才给他在美国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那是在1987年,已在国关任教的赵成才被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在爱荷华大学华裔作家聂华苓主办的国际写作大会工作,结识了很多知名人士。也就是在那时,赵成才和汪曾祺结下了友谊。汪曾祺在家书中写到,他生病时,赵成才帮忙去药店买药;他在派对上念诗给外国友人听的时候,赵成才在一旁帮忙即时译成英文。在美国与汪曾祺相处的日子里,赵成才以翻译兼朋友的身份,加以他一贯踏实谨慎的作风,给汪曾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1年,斯里兰卡准备建造纺织厂,赵成才被派去担任翻译工作。临行当天,夫人才刚刚诞下女儿,他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婴儿,即刻就出发了。两年半后他回到家,女儿并不认识这个只在出生时见过一面的父亲。谈及此,赵成才并不感到委屈,他说:“在全国英语翻译事业正当需要人才的时候,自己能尽一点绵薄之力是当仁不让的。”

国关学子 所向披靡

提起那时的国关,赵成才满脸骄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道:“国关可以说是当时全中国英语最好的学校!”

自1989年起,赵成才担任国关英语系主任,致力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赵成才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他有着一颗甘愿为学生呕心沥血的心。他说,他希望能把毕生所学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让原本就优秀的国关学子在走出国关时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他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取得了回报。他带的91级学生,在当年的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获得了全国第一;94、95级的学生在校外英语比赛中总能夺冠。赵成才在教学上主张寓教于乐,他认为学习语言需要在日常情景中不断巩固加深,也因此获得学生的好评。直到现在,赵成才家里还摆放着他与学生们的合影。曾经的学生现在在各自的岗位上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他们总是不忘回来看望赵成才,感谢他的教导之恩。

退休岁月 不忘初衷

即便是在退休后,赵成才也从未离开过英语教育事业。直到前几年,近八十高龄的赵成才仍在参加各种英语学术交流活动。他每周都会抽时间来学校学习英语,为英语教学提提意见,也多次以专家身份参与校际间英语学术交流活动,直到后来家人不忍心看他奔波劳累才狠下心来阻止他。

回忆那些在国关度过的岁月,赵成才的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怀念。面对国关校园的新鲜血液,赵成才也有着深切的希望:祝愿学校各个院系都能发展成为中国培养顶尖人才的摇篮,祝愿学生能够继承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希望老师们每天都把国关的发展和使命当成自己最大的事情来思考,将国关办成一所莘莘学子都喜欢的好学校。现在的赵成才就在国关校园里生活,闲暇时喜欢写写文章,种种花草,与老友谈笑人生,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