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马军:将环保进行到底

作者:郭如瑾 张智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2日 15:17

马军,1987年至1992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现为公共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曾编写出版《中国水危机》一书。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此图2013年摄于太庙。

《时代周刊》曾经这样评价他:“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章子怡的头像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但是那些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基于这种评价,《时代周刊》将马军评为“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这位1992年从国关国新系毕业的马军,这么多年来一直笃定地走在环保之路上,誓将环保进行到底。

国关岁月,温暖难忘

作为国关毕业生,马军一直对母校抱有深挚的感情,还曾回校举办过有关环保方面的讲座。谈及母校,他的言语间更是多了一份温柔,“上次回去,国关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新的校门和楼房让人感觉很大气。”国关五年的求学生涯无疑给马军日后选择从事环保事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当年都要看国际新闻和英文原版电影,咱们的图书馆也会订阅国外的地理期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就形成了很多先进的观念,而学校的这些资源让我能够了解到这些环保知识。”也正是因为在国关学习的是新闻专业,马军毕业以后才有机会到香港的《南华早报》工作。在报社的那几年,他得以到全国各地去走去看,对中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最终著成了《中国水危机》一书,阐述中国七大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造成困境的原因,从此正式走上了环保的道路。对马军来说,国关是他的一个起点,他从国关出发,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选择环保,风雨无悔

马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选择从事环保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了。这漫漫环保之路,有笑亦有泪。他说自己常常会感到力量的有限,很多时候看着污染对当地民众造成毒害,看着一些重要的资源和遗产就在眼前被破坏,但自己却没办法做什么。谈到这里,他的声音格外沉重:“我们在推动大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的过程中,曾有受污染影响的当地村民把污水样本举过头顶,一起跪倒在我们镜头的前面,希望我们去帮帮他们。这时候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无力,毕竟我们的能力和这些企业相比实在太有限了。”

即便艰难如此,他却从未说过放弃。“我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马军说现在全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代价都淹没在复杂的产业链中间,消费者并不了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持续的工作把这些断裂的信息连接起来,让社会公众特别是消费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再反过来推动企业去绿化供应链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马军和他的团队在过去的九年中,一直致力于开发一个污染地图的数据库,让更多的信息更容易地被公众获知。“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推动了2000家企业去改善生产链,很多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湖泊河流也得了清理,甚至一些因为污染产生社会问题的社区也恢复了原有的和谐稳定。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与时俱进,相信未来

马军和他的环保团队也在不断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来更好地进行环保的宣传。在之前数据库的基础上,他们又结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技术开发了手机APP“蔚蓝地图”。这个APP可以做到实时更新污染数据,公众能够就污染超标的企业在微博上进行举报,@当地的环保部门。“污染问题关系到每个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APP让公众的关注点延伸到污染源上。”

当听说国关的环保社团开展过给小猫捐款、清洁臭水沟等活动时,马军欣然一笑:“能够在大学期间就有环保行为,本身就很有意义。但作为大学生,我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说给小猫捐款这件事,其实还涉及到动物福利的问题,这在国际上是很热门的话题,而中国的动物福利保护法也在起草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可以继续思考探讨的。”他走在前方当环保事业的拓路人,更希望身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一同前行,担起时代的重任。对于环保,他仍有期望——“在未来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同时,让这一代的国人能够享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也希望二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还能有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