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朱容征:探索未知,初心不忘

作者:李枚铮 刘雨欣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3日 17:22

二条:朱容征

朱容征,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法语系2013级本科生,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2015至2016学年作为交换生赴法国图卢兹政治学院学习,并于2016年入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项目夏令营。2017年跨专业保送清华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此图2016年4月摄于吉维尼小镇。

她在大学期间主修法语,却选择读清华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她在大三期间交换到法国,期间周游欧洲各国,涉猎多个语言领域。她就是我校外语学院法语系13级本科生朱容征,在读遍万卷书的同时仍怀揣自己的初心,找寻属于自己的万里路。

学业:执着追梦方向

朱容征在本科期间修读法语专业,保研时却坚持就读清华大学法律专业,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但她总是以一句话点破:“清华有情结,有回忆;法律有执念,有前缘。”除此之外,朱容征还涉猎过经济、政治、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说到自己与法律的“前缘”,她认为,这与她有一名法官父亲是分不开的。朱容征从小便对法律有一种亲近与向往:“父亲常忆起我小学时溜入他的书房、抱着厚厚的民事案例看得津津有味的往事,现在看来,这正是我与法律最初的缘分。”

谈及她在大学本科选择读与法律仅有着一字之差的法语专业的原因,她笑道:“这可能是出于‘子不承父业’的叛逆,又或是出于对多样性的渴求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吧。”用她的话来说:“在涉猎多个学科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法律是自己一往情深的‘初恋’”。朱容征还认为,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学科其实可能并非完全剥离:“法语用法之严谨,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律的严谨性不谋而合。”

思来想去,她决心走上跨专业保研的道路。大学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凭借自己的实力于2016年入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项目夏令营——后来成为她成功保研的关键一环。最后朱容征毛遂自荐请老师写推荐信,她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

情谊:难忘坡上时光

谈到对国关的印象,朱容征笑道:“最有特色的当属咱国关大名鼎鼎的‘小而精’啦!”她同时也动情地说,正是因为学校的这一特质,国关的人情味儿才一直这么浓。马上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近四年的母校,她表示,最不舍的莫过于同学和老师了:“大家彼此倾听心事与烦恼、一直亲如家人,这都是国关留给我最珍贵的记忆。”

朱容征的校园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国旗护卫队的旗手,还是国关模拟联合国大会(UIRMUN)的会场主席,抑或颐和园导游队的中英文导游……朱容征表示,在校期间所做的学生工作不仅丰富了她的业余生活,更让她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下了深深的“革命友谊”。在各种志愿活动中,同学们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在深深感染着她。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日子,使她获益匪浅。回忆起大家对自己无私的帮助,朱容征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作为一个即将离开国关的师姐,她对师弟师妹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给了母校最真诚的祝福和感激。朱容征笑着说:“希望每一个国关人都能微笑着回忆起自己的坡上时光。”

成长:最忆旅行路上

朱容征很是怀念在法国交换的一年时光:“虽然那时候课很多,好在假期也不少,基本每个月都可以出去旅行一次。”她跟好朋友一起回国时,乘坐西伯利亚的火车从莫斯科到北京,整整六天六夜——“那种横穿欧亚大陆的奇妙感,真的很棒!”

短短的一年内,她旅行的地方遍布十六个国家:法国、冰岛、希腊、匈牙利、西班牙、俄罗斯等等,连母亲都戏称她是去“解放欧洲”了。朱容征认为自己在旅行中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学了不少当地的语言:丹麦语、挪威语、希腊语……她说:“用当地的语言问好是一种很自然、很迅速就能拉近你和当地人距离的方式。”

“旅行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所包含的不确定性。”朱容征谈起2015年的圣诞节在冰岛的经历。她笑着回忆说:“那天本来渴望看到极光,最后虽然没能如愿,却在飞机上遇到一个染着极光色头发的妹子。”

旅途中也随时可能遇到惊喜。比如,乘坐夜航班离开冰岛时,感到自己仿佛和北斗七星同时起飞,朱容征说:“那真像极了《雪国》里‘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心坎上倾泻了下来’的感觉。”正如她曾在一篇去大西北旅行的游记中写的那样:“路在前面,没人拦你,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