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梅峰:如梅花,文人风骨;有峰壑,电影大家

作者:郭如瑾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3日 17:27

头条:梅峰

梅峰,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2009年,其编剧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其编剧作品《浮城谜事》获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2016年,其自编自导的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此图2015年11月摄于《不成问题的问题》拍摄现场。

走进梅峰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外面街道的嘈杂喧嚣一下子便隐匿而去。几张淡雅的电影海报挂在墙上,玻璃壶里的红茶透着暖意,升腾的茶汽化在大束大束的阳光中,电影放映设备静静睡在房间一侧。梅峰身着灰色毛衣,逆光而坐,将他与电影二十年的情缘徐徐讲来,笑容温润,眼神明亮。

缘起国关 执梦前行

考入国关是梅峰与电影结缘的初始。那时,国关每周一、二晚上都会放映一些原版的外国电影,英语老师会发电影剧本供同学们学习,图书馆也可以借阅《世界电影》杂志。就读于中文系的梅峰至今还记得郭小聪老师充满魅力的课堂,“他会把自己对文学的感受和我们做分享,这对我们帮助很大。”大学四年,梅峰一直拼命看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都会去看,虽然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些书的作用会在哪里体现,但二十年过后,梅峰会觉得:“啊!原来大学里的那些阅读都是用得上的。”

1990年,梅峰毕业后进入内蒙古政府机关工作,这一工作就是五年。五年中,他一直没有中断过在电影方面的阅读。领导问梅峰看这些书干嘛用,他总是哈哈一笑,爽朗地回答:“爱好。”一天,梅峰偶然从《大众电影》最后一页看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招生简章,心中蛰伏多年的艺术之火“轰”的一声被点燃了,决心报考北影。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梅峰为何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学似乎很不靠谱的电影。“四五年来,感觉跟我的职业规划不太一致”,梅峰认真地说道,“我想改变生活,只能改变自己。”

沉浸艺术 全力以赴

2016年荣获金马奖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小说,也是梅峰对老舍精神的一种缅怀,即通过艺术这个载体来全面表现社会生活,不仅仅是表现社会物质现实,更是要塑造时代心灵。正如梅峰所说:“作品中要有社会意识,让时代留下一个痕迹。”因而,他会给剧本中的人物悉心安排时代背景,让一个个小人物也能展示出自己的光彩。

创作了二十年,梅峰也有保持自己创作灵感的独特方法。除了大量地阅读各种书籍,梅峰在生活中也会时刻注意收集素材,每当看到新闻里报道有意思的事,他就会做一些记录。而梅峰对自己写作和创作能力的训练更是从未间断过,他认为:“创作不是学会了就能够用一生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训练自己对于情感方式的辨认以及逻辑性的表达,在看似没有逻辑和因果联系的事实中,训练自己搭构一种虚构性的因果联系。”梅峰坦言写作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谁也不是天才,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训练,很难保持创作的状态。

永守初心 文人风骨

在“爆米花”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现状让很多电影主创人员在票房和艺术之间犹疑不定。梅峰对此却并不感到纠结,他说:“我们是学院派出来的,总不能说大潮流是那样,你就随随便便地去做那样的事情。”在梅峰看来,电影是一种观察记录普通人生活的艺术媒介,而不是一个商业的、用于消费的东西。侯孝贤曾说“拍电影要背对观众”,梅峰深以为然,他认为如果还没开始拍就先想观众要看什么,会剥夺创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电影要能够创造性地去建设文化”,梅峰微微蹙了下眉,“要仅仅是用于娱乐和消费,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成名之后,很多人想找梅峰写剧本,但他说如果是命题作文的话,干脆也就不做了,“铺天盖地的钱往你这一砸,你又拍出个烂片。哎呦,我自己这辈子也别过了。”梅峰觉得走在电影路上,要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如果刚一得奖就去拍商业片,让人家怎么看你?在梅峰看来,这是操守问题。“我就希望自己千万不要变成这样的人。哪怕我不做电影了,也不愿摇身一变,连自己都不认识了,那多可怕呀!我不需要靠什么来证明自己,但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最起码也是个受人尊敬的人。”

梦想的触发也许只是一瞬间的电光石火,但梦想的实现却要靠长久的努力和无尽的勇气。二十年的磨练与坚守过后,梅峰终于优雅地走向了自己的人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