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谭越:大学就是一路尝试

作者:祝天铭 丁慕涵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0日 17:23

张弛111

谭越,公共管理系2013级本科生,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谭越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积极参加包括“九三阅兵”在内的各项志愿活动,现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此图2013年12月摄于国防知识竞赛现场。

在旁人眼中,谭越似乎是一个“没有弱点”的人:学业上绩点拔尖,成功保送北大;团学工作中身兼数职,重任在肩;做人低调,做事踏实;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许多大型活动中都曾留下志愿者身影。然而,当谭越回首坡上时光时,他却生出这样的感悟:“大学就是一路尝试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选择教育学院是兴趣所在”

就读于公共管理系2013级的谭越,三学年GPA高达3.79,这与他在学习上的勤奋刻苦密不可分。在专业课方面,谭越除了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以扩充专业知识外,还主动联系老师,参与学术科研项目,提升学术素养,为学术科研积累实践经验。在英语方面,谭越特别注重听和说两部分,除了经典的新闻听力之外,谭越还常看国外民众受访的视频,以熟悉不同的口音。为提高口语能力,他曾和同学成立兴趣小组,每天抽一个小时在“蜂巢”用英语对话,交流时事热点和校园里发生的事。

不懈的努力为他赢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但和在国关学习行政管理不同,谭越选择了北大教育学院继续深造。他说:“我对于很多专业都有自己的‘兴趣点’,而在教育方面,我对民国的教育体制很感兴趣,非常想研究在那个时代的教育制度下能产生如此多大师的原因。我认为,选择专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研究的时候能从内心感受到快乐,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入彻底地研究。”

“值得的事情,痛苦也要做”

团学工作上,谭越的大三可以说是十分“艰辛”的一年。除了学业负担进一步加重,谭越在系里的团学工作上也挑起了“重担”:同时担任公管系学生党支部委员、团总支副书记以及公管系助理辅导员。回忆起那段高强度快节奏的日子,谭越不无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我经常要在同一段时间处理很多事情,每天我的脑子里都有很多东西在打转,神经都绷得很紧。”

那段日子里,谭越就连吃饭和走路的速度也比之前加快了不少。刚刚担任团总支副书记的时候,谭越为了组织策划活动和撰写各种稿件,经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那段时期是我最艰难的时候,心中只有疲惫和煎熬。但也正是那些夜晚让我学会坚强地面对孤独和疲惫,也教会了我忍耐与坚持。”

一年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谭越的表现不仅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认可,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只要一件事情是值得的,那么即使过程再艰难,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谭越这样总结道。

“志愿于我有双重意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大家都在关注谭越高光的志愿经历时,他却始终记得自己做志愿服务的初心。大一上学期,他曾给社会人士做礼仪培训,然而由于设备原因,PPT无法正常播放,原定一个半小时的培训只能脱稿进行,“我当时很紧张,讲得也非常快,虽然有台下听众鼓励我,让我放松,但最后还是四十多分钟就讲完了。”这次培训给谭越很大的触动,但也使他明白,志愿活动除了可以服务社会,开拓眼界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和提升。

随着志愿经历的丰富,谭越对国关志愿者有了新的理解。他认为,身为一名国关志愿者,除了提升自我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国关志愿者精神的传承。谭越说:“国关志愿者在外界的认可度很高,这是国关志愿者在之前国家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的结果。正因如此,作为当代国关志愿者,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继承和发扬国关志愿者的优良传统,展现国关志愿者的精神风貌,不能因为个人的不当言行而损害国关形象。”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在大学期间养成的习惯却会长久保存。对谭越而言,大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勇敢尝试,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隐藏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