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Sissel:来自丹麦的“武状元”

作者:杨玲莉 张智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0日 22:59

Sissel Mai degaard,丹麦奥尔堡大学“CIR联硕项目”交换生,2015年9月入学国关,获得第七届“武状元”推手大赛女子次轻量级冠军。此图2015年12月摄于国关。

身材高挑,健硕,一头金色的头发束成一个马尾,笑起来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弯成月牙。这个一见到记者就挥舞手臂,浑身洋溢热情的女生就是日前在“武状元”太极推手大赛中获得冠军的丹麦留学生Sissel。

挑战自我,夺冠“武状元”

刚坐下,Sissel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武状元”冠军证书给记者看。她说这是她来国关参加的第一次比赛,也是第一次接触推手这项运动,没想到居然拿了冠军。讲到参加这次比赛的渊源,Sissel说这完全是机缘巧合。刚开学的时候,有一次她和她的丹麦同学Stina在体育馆健身,看到国关武协正在教授防身术,十分感兴趣。武协的成员也很热情,纷纷邀请这两位有着共同爱好的异国同学加入防身术练习团队。于是,每周一次,一次一小时的防身术学习成了Sissel和Stina的课余活动。在“武状元”大赛前一个月,武协通知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太极推手比赛。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这类运动,但出于对自己的挑战和对运动的热爱,这两个丹麦留学生一咬牙就报名参加了。

此后,武协组织参赛选手进行每周两次的培训,但这对于渐渐爱上这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Sissel来说练习的时间实在太少了。绷劲、刚劲、柔劲、化劲、发劲,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实则包含着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每次Sissel都在训练中练得大汗淋漓,手腕上多次出现淤青,但她觉得十分畅快。Sissel说练习推手是一次全新的文化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她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些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受了伤,Sissel对此感到遗憾,“他们平时不注重健身,筋骨没有打开,也忽视了方法。”Sissel认为推手的精髓在于“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除了每天健身保持强健的体魄,掌握技巧也很重要。

最终“武状元”太极推手大赛的冠军落入两个留学生囊中(Stina获得超轻量级推手冠军),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武协的主席卫志成的意料。作为Sissel和Stina的推手老师,他一方面为学生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由衷地敬佩这两个留学生:“她们很好学,不怕吃苦,意志很坚定,心态也很好。”在其他中国学生请事假不参加训练的时候,Sissel还向武协的老师提出过增加训练时间的要求。赛场上Sis鄄sel是微笑着把比赛打完的,卫志成说他教过的技术Sissel全都展示出来了,甚至还自创了一些招式,获得冠军实至名归。

乐观积极,体验“不停歇”

这个1992年出生的丹麦女生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让人亲近的能力。她很喜欢笑,虽然不会说中文,但言谈之间洋溢着真诚与友好。去年作为交换生去丹麦奥尔堡大学学习的2013级国关研究生路晓这样评价道:“Sissel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很喜欢交朋友。”在丹麦奥尔堡大学,Sissel组织过圣诞聚会,让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体验了节日的氛围,“朋友们在一起开心”是她组织活动的信念。她还为国关没有女子足球队而感到遗憾,并计划自己来年广发“招贤贴”,组成一支女足队伍。

讲到这个本该家人团聚的节日,Sissel眼里闪过一丝黯然。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国,也是她第一次圣诞节不和家人一起过。想家的时候,她会给家人朋友发很多照片,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吃住都用图片展现给他们看,给他们讲讲在中国发现的有趣的事情。她说来到国关最惊讶的是发现校园里住着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大妈、大爷、小孩子,整个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温馨。中国学生和老师都很乐于助人,尤其是老师,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在丹麦,请教老师的时间都是固定并且有限制的,学生们必须提前准备好具体的问题;而在中国,学生们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求助于老师,并且老师都乐于作答,这一点让Sissel非常感动。

从圣诞节开始到春节,留学生们将有一个长长的假期。Sissel已经计划好先去泰国玩,然后再回中国游历大小山川。她说她是一个“不停歇”的女子,喜欢体验不同的文化风俗,喜欢看不一样的风景。此次通过交流生项目来到国关学习,圆了她一直就有的“中国行”之梦,也将成为她人生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