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王伟平:静水流深,润物无声

作者:刘卓珺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1日 16:56

头条:王伟平_副本

王伟平,公共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北京市运筹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定量分析。2018年5月,被评选为“国际关系学院师德先锋”。此图2017年10月摄于北京。

五月的天,既没有初春的料峭,也没有盛夏的酷热。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午后,王伟平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学者的谦逊与沉稳,而在这背后,他的心中自有沟壑千条,腹中自有烟霞万里。

良师益友,尽显真情

时至今日,王伟平还时常想起自己儿时的一位老师。“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会在课堂上拉着手风琴教我们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去教导我们。”别开生面的课堂与如沐春风的环境让童年的他感受到上学的快乐。纵然时光流转,手风琴优美的旋律依然余音袅袅,童年琴声中那些学习的乐趣,成为他一生珍藏的美好,激励着他将乐趣和知识一起传承给他的学生们。

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立于三尺讲台时,他刚刚22岁,几乎与班里的学生是同龄人。“多年师生成兄弟”,虽然学生们称呼他为老师,但相处中他们更像是兄弟姐妹。这也让他亦师亦友的从教风格延续至今。当问及对王伟平的印象,同学们用的最多的词便是“亲切”。他曾给班上的同学带去家中的美食,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试题,为备考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提供相关的书籍……

这些经过时间的洗涤而留存下来的东西尤其珍贵。回望自己25年的教师生涯,王伟平不禁感慨:“过去和学生的每一个点滴都令我难忘,那些是最可贵的东西。”

心怀师德,肩负使命

在这轻松的师生相处方式背后,他自有心中关于师生关系的想法做支撑。四个词总结起来是“尊重、真诚、自我塑造、包容”。王伟平认为,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会有真诚,有了真诚就能够换来坦诚相待,于是可以相互启发以此来自我塑造。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间的相互包容。这四个词语看似简单,却不易落实,这也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标。

在我校2018年5月举行的师德先锋评审会中,王伟平被评为“国际关系学院师德先锋”。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5年的骨干教师,他理解的师德不仅是指教师的品德和专业技能,更要求教师做到能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更高层面的价值观。“多年之后,学生可能会忘掉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但理念上的影响会一直存在。正因如此,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不断提升自我。”王伟平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伟平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个从高到低的过程,传道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师德先锋”这份荣誉,是激励,是鼓舞,“我很珍视这份荣誉,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从心而行,乐在其中

学术工作也是王伟平生活乐趣的重要源泉。在闲暇时间,他喜欢听音乐和看书,也时常游走于三山五园。这些兴趣爱好就如维生素一般,维持着他心灵的健康。

王伟平现于公共管理系负责教授“高等数学”等课程。一堂课下来,各种复杂的题目未免会让人感到枯燥沉闷,他便常在课间播放一些轻音乐以使同学们放松下来。从讲台向下望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儿时的身影。音乐在王伟平这里有着强大的功效:独处时,音乐可以按摩心灵;乏味时,音乐可以唤醒大脑;紧张时,音乐可以放松身心……

他也酷爱读书,尤其是历史传记类的书籍。他向我们推荐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何兆武的《上学记》、岳南的《南渡北归》。从这些书中他找到了共鸣,也感受到激发自己进取的力量。

回望自己的求学生涯,王伟平在怀念的同时还有着些许的遗憾。“当时的眼界还不够宽,没有更高的志向,学习的时候总满足于优秀而不是卓越,更谈不上追根求源。”因此,他在授课时常常超越课时和大纲,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同学们更加精深地把握一门课程。这正应了胡适先生的那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