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杨雨谦:小舞台走出的大梦想

作者:刘雨欣 陈可轩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校报》 点击: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8日 00:18

杨雨谦111

杨雨谦,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在校期间曾出演《暗恋桃花源》、《西哈诺》等多部话剧,并于2013年摘得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男演员”奖,现为专业话剧演员。在2016年10月我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文艺汇演中,任情景剧《葆青》节目编导。此图为2013年杨雨谦表演话剧《西哈诺》时的剧照。

在我校刚刚落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建校67周年文艺汇演上,以纪念已故教师申葆青为主题,融合朗诵、阿卡贝拉、戏剧等多重元素的情境舞台剧《葆青》令现场观众十分动容。而这个精彩节目的幕后编导,正是我校11级校友杨雨谦。毕业一年多后重返母校编排《葆青》的他,在忙碌间隙忆起大学时光,不免感慨良多:“国关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接手《葆青》 “临危受命”

谈起《葆青》的编排工作,杨雨谦说:“当时我接到这个任务是周日,演出日期定的是周三,可节目效果距离要求仍有很大距离,《葆青》的策划和排演确实面临较大困难。”节目要求编导将朗诵和清唱有机融合进有限的素材中,这对杨雨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他选择迎难而上。

再一次回到国关,杨雨谦很快就面临难题:“因为这次的节目要求朗诵和清唱相结合,本身就是全新的形式,而一些同学又缺乏舞台表演经验,需要适应,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舞台设备如何使用也是大问题,如何将演员、灯光、多媒体三个要素在演出中衔接得自然流畅,成为节目编排的关键所在。

为此,杨雨谦在与演出各方的磨合中不断改进演出方案,设计演出形式,调整演员分配。最终,得益于学校提供的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加上他自身的不断思考与尝试,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当时我就一头扎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熬了三个大夜。”他打趣道。

怀念葆青 高山仰止

杨雨谦在刚接手这个节目的时候,对申葆青老师知之甚少,但随着节目编排程度的加深和网络资料的搜集,他对申葆青老师逐渐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葆青》的筹备过程中,申葆青老师主持的《星期日英语》广播节目深深触动了杨雨谦。“申葆青老师的这档广播节目,是当时许多国内学生学习英语、接触最新鲜英文资讯的主要途径。和如今英语节目“泛滥”的情况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这档节目称得上是独一份的。有这样一位教师来打开知识的窗,是那个年代学生的幸运。”杨雨谦说。

认识到《星期日英语》对当时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年轻人的重要意义,杨雨谦的内心对申葆青老师充满敬意,而这也构成了他对节目进行再创作的“底气”。“一位优秀的老师,往往不在于其知识水平多么高,教学能力多么强,而在于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窗。”想通这一点,一群80年代的青年学生手里抱着收音机聆听《星期日英语》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在杨雨谦脑海中浮现,而这,恰恰成为了《葆青》的开头场景。

因为热爱 所以追求

说起杨雨谦的戏剧之梦,还要从他加入国关话剧社说起。“一开始我们只是排一些小的话剧,但后来想排一个规模大一点的,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请来了中戏的专业老师来指导话剧《暗恋桃花源》的排演。”专业老师的到来,是杨雨谦真正意义上接触戏剧表演的开始。大三那年,在老师的支持下,他在话剧《西哈诺》中的表演摘得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男演员”大奖,这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但随着大四的到来,杨雨谦的内心十分纠结:“毕竟爱好和事业是两回事,如果把话剧当做一份事业来做的话,很多认知都会发生转变。”但这份纠结终究抵不过杨雨谦内心对舞台,对表演的那份热爱。最终,在父母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之下,他毅然选择了话剧表演这条路。

从一名理科生转型到职业演员,从灯控、音控等助理工作到一点点找到自己的定位,杨雨谦在这中间经历了不少的波折。但正像他说的那样,只要内心对这个工作是喜爱的,每一天的工作都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国关虽小,但总会有你的舞台。”如今,这句话在杨雨谦看来意义更加丰富,“曾经的我对这句话没有什么共鸣,但是现在再听,真是感触颇深。在国关,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愿意去付出,就一定能够做成。”为了磨练自己的技能,杨雨谦下一步准备出国深造,未来充满未知,前方一定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机遇需要他去寻找,去体验。